大家好,我是关注 AI 的了不起。
Manus,这个曾在 AI 领域掀起波澜的名字,如今已决然退出中国市场。从最初的惊艳亮相,到融资后的估值飙升,再到如今的撤离,其发展轨迹令人唏嘘。
Manus 于 2025 年 3 月推出产品,迅速引发关注,邀请码在二手市场被炒至高价。随后,它获得了美国风险投资公司 Benchmark 领投的 7500 万美元融资,估值达 5 亿美元。然而,好景不长,7 月便传出大规模裁员、总部迁至新加坡的消息,国内社交账号内容清空,官网对中国 IP 屏蔽访问 。
不少人将 Manus 的退出归咎于外部因素。有人称国内缺乏付费环境,收费类产品难以推广,Manus 推出的每月 19 美元基础计划、39 美元 Plus 计划和 199 美元 Pro 计划,因定价过高,用户接受度低。
也有人指出,外资投资后,受政策审查影响,投资方要求 Manus 将总部迁移出中国,以规避风险融入国际生态。但这些真的是核心原因吗?实则不然。
Manus 自诞生起,就未将中国用户放在核心位置。发布介绍视频时全程英文,产品初期仅支持英文界面,后续才与阿里合作开发中文版本,可见其对国内市场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。
媒体舆论的过度追捧,也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 Manus 的发展。在 DeepSeek 横空出世后,媒体急于寻找新的国产 AI 明星,将 Manus 夸大为 “国产之光”,给予了其过高的期望。
但 Manus 从一开始就更倾向于海外市场,无论是在功能更新上侧重于国际版,还是积极在美国、英国、日本、新加坡等地组织线下活动,都表明其战略重心在海外。
Manus 退出中国,并非国内市场之过,也非资本单方面施压的结果,更多是其自身战略定位和市场选择的必然结局。它未能充分重视国内市场,在复杂的市场环境和舆论氛围中迷失方向,最终只能与中国市场渐行渐远。
对于 Manus 退出中国这件事,大家有什么看法呢?欢迎讨论。